
本次會議由電力規劃設計總院主持,遼寧省發改委、遼寧省自然資源廳、遼寧省生態環境廳、遼寧省工業和信息化廳、遼寧省科學技術廳、朝陽市、朝陽縣人民政府和相關部門,中國科學院巖土力學研究所,中國能建科技信息裝備事業部、北方區域總部、葛洲壩集團、電力規劃設計總院、中能裝備、數科集團、華北電力設計院等單位,國網遼寧電力及其所屬朝陽市供電公司等35家單位參加本次會議。
會上,中國能建數科集團黨委副書記、總經理宋玉文表示,在國家“碳達峰·碳中和”的戰略背景下,儲能技術成為構建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的核心和關鍵。中國能建數科集團正在開展大規模大容量壓縮空氣儲能技術的研發推廣,具有應用場景多元化、項目選址靈活、儲能時間長等特點,其應用可大大提升可再生能源發電比例,有效支撐能源革命,具有顯著的社會效益、經濟效益、環保效益。中國能建將以壓縮空氣儲能電站為核心抓手,打造循環能源產業集群,帶動當地能源變革與經濟發展。
朝陽市委常委、副市長樊功成代表朝陽市政府表示,該項目是新能源接入電網的重要優化方式,是朝陽市“十四五”期間的重點工程,更是遼寧省2022年的重點項目。下一步,朝陽市政府將繼續堅持市場主導、政策驅動,鼓勵創新示范、先行先試,推動新型儲能特別是300兆瓦級壓縮空氣儲能的規模化、產業化、市場化發展。朝陽市、縣各級政府將以此次評審會為契機,認真吸收借鑒各位領導和專家的指導意見,積極做好服務保障工作,為加快項目建設、企業發展保駕護航。
與會專家對項目進行了實地踏勘并聽取了相關匯報,分專業組開展了深入討論,一致通過了該工程的可行性研究報告以及密封硐室地下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同時,專家組認為儲能作為未來新型電力系統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本工程的建設可增強遼寧電網的調峰能力,提高供電可靠性和新能源消納能力,作為創新示范項目,其建設將促進大型儲能產業的發展和相關裝備制造技術的進步,因此該工程的建設具有必要性。下一步該工程將根據專家意見,完善項目可研報告,深化項目設計,盡快推動項目開工。
該電站擬由中國能建數科集團進行主體投資建設,利用遼寧朝陽市興隆山優質的地下條件,進行人工硐室設計施工,形成國內領先的地上地下工程技術經濟一體化方案,打造國內領先的可推廣、可復制的壓縮空氣儲能電站示范工程。相關專家通過研究認為,人工硐室儲氣技術對300兆瓦級壓縮空氣儲能電站的靈活選址,提供了便利條件,為其多區域、大規模推廣奠定堅實基礎。
據了解,“十四五”時期是我國實現碳達峰目標的關鍵期和窗口期,也是新型儲能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隨著風電、太陽能發電開發消納規模迅速加大,電力系統對靈活性調節能力的需求加快提升。推動新型儲能規模化發展,加快構建新型電力系統,任務緊迫而且艱巨。